A. 課程說明: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
- 介紹學生認識台灣電影近二十年的電影發展以及所呈現的台灣社會現代化軌跡與現狀。
- 透過觀賞及討論台灣重要的導演作品,提高學生對於每一部影片創作的美學創意的欣賞及分析能力。
課程中將介紹學生台灣電影自八○年代以來的發展概況以及提供代表性影片的閱讀方法。本課程同時將結合本校九十五學年度下學期駐校導演活動,邀請虞堪平導演到本課程作四次講座。上半學期每週課程前半部份主要為影片觀賞,下半部份由教師講授。下半學期每週課程下半部份將進行學生分組報告,講授部份將由預錄之講解內容替代,學生逕行於網路上點選聆聽。
全學期課程內容暫時規劃如下(部份周次內容必要時將視駐校導演行程有所更動):
日期 |
內容
|
影片放映 |
2/27 |
課程介紹 |
侯孝賢:《就是溜溜的她》(1981) |
3/6 |
八0年代以前的台灣電影概述/ 《就是溜溜的她》討論
|
侯孝賢:《童年往事》(1985) |
3/13 |
台灣新電影概述/《童年往事》討論 |
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1995) |
3/20 |
九0年代的台灣電影概述/《南國再見•南國》討論
|
侯孝賢:《千禧曼波》(2000) |
3/27
|
千禧年的台灣電影概述/《千禧曼波》討論 |
虞戡平:《搭錯車》(1983) |
4/3 |
駐校導演虞戡平講座(1)(1:00-3:50) |
|
4/10 |
駐校導演虞戡平講座(2)(2:00-3:50)
|
虞戡平:《兩個油漆匠》(1988) |
4/17 |
駐校導演虞戡平講座(3)(2:00-3:50)
|
虞戡平:《我的部落我的歌》(2006) |
4/24 |
駐校導演虞戡平講座(4)(2:00-3:50)
|
虞戡平:《孽子》(1986) |
5/1 |
期中考 |
陳國富:《徵婚啟事》(1994) |
5/8 |
分組報告(1) |
陳玉勳:《愛情來了》(1997) |
5/15 |
分組報告(2) |
陳以文:《運轉手之戀》(2000) |
5/22 |
台灣電影中的台北概述/《徵》、《愛》、《運》三部影片討論 |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2001) |
5/29 |
分組報告(3) |
蔡明亮:〈天橋不見了〉(2002)、《不散》(2003) |
6/5 |
分組報告(4) |
李康生:《不見》(2003) |
6/12 |
蔡明亮電影概述/《你》、〈天〉、《不見》、《不散》討論 |
|
6/19 |
端午節放假 |
|
6/26 |
期末考 |
|
指定書目:
評量方式:
- 課程參與 10%
- 電影短評10篇與回應20則 30%
- 期中、期末考 50%
- 分組報告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