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序號 標題 作者 出版年
1 “ I Revolt, Therefore We Are to Come ":Imaginary M/ Other in The Assassin and The Grandmaster Yuh yi Tan 2019
2 多重的觀看: 談侯孝賢《紅氣球》之影像書寫 張憲堂 2019
3 Transnational Film Production and the Tourist Gaze: on Hou Hsiaohsien’s Café Lumière and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謝世宗 2018
4 《刺客聶隱娘》的意境美學 馬瑩 2018
5 《刺客聶隱娘》的鏡頭語言分析 趙一凡 2017
6 《刺客聶隱娘》的視覺元素分析 常宇琪 2017
7 被辜负的最“美”时光 ——浅谈《刺客聂隐娘》的美学追求 王燕 2017
8 從文字到圖像:《刺客聶隱娘》的人物形象解讀 張春華 2017
9 從影視語言角度解讀《刺客聶隱娘》 劉凡 2017
10 以自然環境表達人物情感 《刺客聶隱娘》影評 張淅妍 2017
11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音樂音響設計 余錚 2017
12 論動作電影《刺客聶隱娘》武俠精神及文學內涵 于野 2017
13 論侯孝賢電影美學的隱性基因 吳學峰、方忠 2017
14 侯孝贤的长镜头与“作者电影”探讨 唐晓清、喻子涵 2017
15 唐传奇《聂隐娘》与电影《刺客聂隐娘》对比分析 郁秀青 2017
16 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侠女形象之比较 刘明哥、路燕霞 2016
17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視聽語言分析 張雨涵 2016
18 俠女聶隱娘的形象流變 王夏陽 2016
19 「表演理論」與《聶隱娘》的生成機制 趙云彩 2016
20 論《刺客聶隱娘》的敘事策略和鏡語表達 樊露露 2016
21 從唐傳奇到電影的文本變遷 —談《刺客聶隱娘》的改編 肖瀟、李航、韓冰 2016
22 解析电影《刺客聂隐娘》中影像符码的显隐关系 魏京录 2016
23 解读电影《刺客聂隐娘》中“慢”的艺术 毛静一 2016
24 《刺客聶隱娘》的格雷馬斯語義方陣分析 高虹 2016
25 「劍」與「鏡」的離合 ——《刺客聶隱娘》之鏡像解析 胡小蘭 2016
26 《刺客聶隱娘》的人文情懷 權亞楠 2016
27 《刺客聶隱娘》的文藝風格與意境分析 李盛萱 2016
28 《刺客聶隱娘》的糾葛與空靈美學 楊艷秋 2016
29 《刺客聶隱娘》的敘事美學淺析 龐海音、任曉蓓 2016
30 《刺客聶隱娘》的敘述角度與審美風格 向曙曦 2016
31 《刺客聶隱娘》:文人武俠的疏離與支離 李欽彤 2015
32 這次他開始旅行了 : 侯孝賢 《珈琲時光 》的陰性轉向 鄧紹宏 2015
33 侯孝賢《刺客聶隱娘》中武俠文學精神 劉嘉任 2015
34 侯孝贤的“诗意武林” ——浅析《刺客聂隐娘》的视听境语 吴楠 2015
35 The absent father of Sino-French cinema: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inema and 1950s French auteurs Michelle E. Bloom 2014
36 無名的感動:談「臺北之晨」的「寫實主義」 林建光 2012
37 身體一城市的淡入淡出:侯孝賢與《咖啡時光》 張小虹 2011
38 巴黎長境頭:侯孝賢與《紅氣球》 張小虹 2011
39 鉛華盡洗--1980年前後臺灣文藝電影美術設計的轉變 黃猷欽 2011
40 新電影的窗框景觀,或新臺灣電影的銀幕脈動--從侯孝賢的反身性呈現到蔡明亮的造形展示 孫松榮 2011
41 「複訪電影」的幽靈效應:論侯孝賢的《珈琲時光》與《紅氣球》之「跨影像性」 孫松榮 2010
42 後現代、歷史電影與真實性:重探侯孝賢的《好男好女》 謝世宗 2009
43 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的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 林克明 2009
44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2009
45 女性「假面」與主體再現--電影《海上花》賞析 黃千芬 2009
46 從臺灣電影觀看巴贊寫實主義理論 陳儒修 2009
47 一甲子的輝煌——“李行電影研討會”綜述 檀秋文 2009
48 置身事外的情深意重——從《咖啡時光》解讀侯孝賢的電影藝術風格 李東升 2009
49 我們青春停靠的車站——解讀《風柜來的人》 陸杰 2009
50 09最值得關注的十部華語大片 保羅·沃靠 2009
51 臺灣電影現狀調查 趙娟、歐陽琴書、楊天東、華姍、水草、小四、lemon、楊天東 2009
52 現狀調查之導演 都想做侯孝賢和楊德昌! 2009
53 現狀調查之類型 人人都想拍藝術片 2009
54 朱天文:文字巫術,讓死神也迷路 羅嶼 2009
55 寫實,是所有戲劇性的源頭 《侯孝賢電影講座》筆記 侯孝賢 2009
56 道統最后一章:李行 徐元、邵巖、李晗 2009
57 《悲情城市》20年:另一條臺灣電影脈絡 余荽 2009
58 不得已的發現和堅持——侯孝賢電影藝術管窺 李瑋 2009
59 當代視角下臺灣新電影:立場、旨趣與美學 黃文杰 2009
60 隔岸觀火——臺灣電影的“后獨立時代”到了? 洪帆、張巍 2009
61 舒淇故事:世界上不止一條直路 柳青 2009
62 西風東至——法國“新浪潮”余波下的“中國電影新浪潮” 張元歡 2009
63 中國電影是否需要巴贊?——論侯孝賢和賈樟柯電影里的寫實主義與蒙太奇 蕭紀薇 2009
64 空間發現與空間生成:從小說《海上花列傳》到電影《海上花》 吳智斌 2009
65 氣韻生動的藝術意境——淺析侯孝賢的電影鏡頭語言 梁華、覃琳琳 2009
66 在還原和控制之間——侯孝賢電影語言表達的深層矛盾及原因 謝建華 2009
67 侯孝賢:人文傳統的散點透視 劉大先 2009
68 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在港舉行 蘇星 2009
69 敘事與景觀的平衡——看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 晏凌 2009
70 家國想象與“新地理志”的書寫——電影創作中的歷史感 王音潔 2008
71 《紅氣球》的東西方 何東平 2008
72 四大華語電影導演向巴贊的敬禮 張昊翀 2008
73 一段Chanson,幾許悲情——《悲情城市》解讀 詹克霞 2008
74 侯孝賢和瓊瑤,兩道風景! 孫慰川 2008
75 最好的時光——從《悲情城市》看侯孝賢 余樂 2008
76 “冰山”與“火爐”——淺析侯孝賢電影的藝術風格 李蕾 2008
77 成長的懷舊與傳統的成長——大陸與臺灣成長電影的比較 陳林俠 2008
78 我們離小說有多遠(創作談) 畢非一 2008
79 朱天文 寫小說才是我的本職 鄭廷鑫 2008
80 變化的人心和不變的滄桑——侯孝賢電影的寫實主義美學精神 張英 2008
81 困守中的個人絮語——2007臺灣電影狀況 鄧婧 2008
82 它是對我們文化喪失的哀嘆 擊散人 2008
83 張震冷靜與熱情之間 少言、邵亭魁 2008
84 論當代臺灣電影對城鄉文明的書寫 覃嫦、孫慰川 2008
85 臺灣當代電影的文化身份——以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的獲獎作品為例 陳明華 2008
86 臺灣電影導演侯孝賢的藝術風格 李蕾、李劼剛 2008
87 紅氣球 2008
88 朱延平老馬新出發 梁良 2008
89 《悲情城市》的傳播意境探析 陳皓、張建平 2008
90 九份的黃金歲月 劉舒凌 2008
91 侯孝賢 熱情人的滄桑電影 姜寶龍 2008
92 《最好的時光》:一種文化的反思 項念東 2008
93 她們要說的故事——華語地區著名女性編劇側記 竇黎黎 2008
94 侯孝賢眼中的巴黎 馬然 2008
95 誰“殺”了華語電影 王志強 2008
96 我的電影之路 侯孝賢 2008
97 迎向恐怖的時代--臺灣新電影時期的楊德昌 孫松榮 2008
98 Cinema and history: critical reflections HOU Hsiao-Hsien (Translated by Petrus LIU) Taylor and 2008
99 How did Hou Hsiao-Hsien change Taiwan cinema?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Ti WEI 2008
100 Hou Hsiao-Hsien’s films: pursuing and escaping history DAI Jinhua (Translated by ZHANG Jingyuan) 2008
101 東京的憂鬱:《珈琲時光》與記憶的策略 林建光 2007
102 「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 林文淇 2007
103 Stylistic Innov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in Taiwan Cinema: A Study of Bai Jingrui's Ealry Films Shen, Shiao-ying 2007
104 女性影像的深沈對話:無言的母親?女性的一生? 呂蓓蓓 2007
105 符號4:王家衛、侯孝賢——個人與世界 巴內特 2007
106 專訪侯孝賢:電影是一種鄉愁 姜寶龍 2007
107 臺灣歷史的銀幕顯現——評侯孝賢的“臺灣史三部曲”系列影片 周斌 2007
108 小鎮生活,最好的時光 李貴平 2007
109 海上繁華夢:港臺導演的上海情結 趙曉蘭 2007
110 侯孝賢:電影,是一種鄉愁 姜寶龍 2007
111 論臺灣新電影現代外殼下的傳統內核 劉茜、陳娟 2007
112 臺灣新電影中的臺北形象與中國身份 汪方華 2007
113 你到底要拍什么?——對話侯孝賢 鄭廷鑫 2007
114 侯孝賢 詩意的野人 鄭廷鑫 2007
115 且行且吟——侯孝賢電影中的鄉愁印象 鄭廷鑫 2007
116 侯孝賢的最好時光 余楠 2007
117 1989年大事記 2007
118 臺灣電影特色簡析 陳利 2007
119 歷史全景與個體特寫——楊德昌與臺灣電影的光陰故事 劉碩 2007
120 熱的風 夏瑜 2007
121 一半是電影,一半是文字 王天翔、二虎 2007
122 一座城市·兩樣悲情——楊德昌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田卉群 2007
123 他們的門徒 系列(二)——導演們的御用演員 2007
124 臺灣非主流電影導演作品主題淺析 任潔 2007
125 海外華語電影研究的新視野 蔣邁、秦立彥 2007
126 電影音樂 格索索 2007
127 電影給予城市的印記(亞洲篇) 崔瑩瑩 2007
128 最佳搭檔:名導與明星(臺灣篇) 孫忠權 2007
129 《咖啡時光》騰起一種奇妙的隔世之感 畸小山 2006
130 希希梭梭的時光 張悅 2006
131 20年后再見候孝賢之《戀戀風塵》 張悅 2006
132 寂靜的探尋——論侯孝賢電影對臺灣文化身份的呈現 楊爽 2006
133 曾經年少時……——老侯的故事 陶二 2006
134 愛情夢境中的歷史寓言:《最好的時光》 王雁 2006
135 淺談侯孝賢電影的創作 劉玉 2006
136 詩意的懷念與追憶——淺談侯孝賢新作《最好的時光》 喬琦 2006
137 曾經的愛曾經的恨 董麗敏 2006
138 童年往事 鄭與點 2006
139 侯孝賢生平與作品年表 林盈志 2006
140 海外人士論侯孝賢 孫慰川、覃嫦 2006
141 秉持寫實主義精神 謀求美與真的統一——讀侯孝賢的“悲情三部曲” 孫慰川 2006
142 儒夢人生——侯孝賢電影的作者特質 李相 2006
143 侯孝賢電影的亞洲意義 倪震 2006
144 東方情趣與鄉土詩意的雙重建構——論侯孝賢電影的人文化風格 白娟娟 2006
145 論朱天文的電影劇作 周斌 2006
146 當代亞洲電影中的文化游牧主義 彭驕雪 2006
147 重讀《海上花》 燕俊 2006
148 論臺灣新電影的悲情意味 蔣俊 2006
149 《最好的時光》:憂傷與溫暖并行 唐棣 2006
150 侯孝賢的銘心與刻骨 王琬 2006
151 有關[最好的時光]抒情之美與細節之美 郝巖冰 2006
152 侯孝賢:景框世界中的東方情致 尹冬 2006
153 侯孝賢的電影美學與語言 林景蘇 2006
154 電影藝術賞析以侯孝賢的《戀戀風塵》為例 宋咏玲 2006
155 電影之後--訪侯孝賢 盧宜妃 2006
156 訪談侯孝賢:2004的政治參與 2006
157 讓影片成為商品:從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說起 黃建宏 2006
158 Hou Hsiao-Hsien: Songs for Swinging Lovers Tony Rayns 2006
159 Situations over Stories: Café Lumière and Hou Hsiao-hsien McKibbin, Tony 2006
160 東京的憂鬱:《珈琲時光》與記憶的策略 林建光 2005
161 侯孝賢與中國風格問題 鄧志傑 2005
162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中的空間與性別 鄭美里 2005
163 朱天文 才情之魅 2005
164 海峽文緣——我與臺灣著名電影導演侯孝賢的交誼 陳瑞統 2005
165 臺灣十大經典 梁良 2005
166 侯孝賢追問臺灣現實 加丁 2005
167 剪不斷的鄉愁——試論侯孝賢影片的尋“根”情結 閆彩蝶 2005
168 觀看黑暗--觀點、認同、寫實論之重探 盧非易 2005
169 臺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 黃儀冠 2005
170 我被那一道光閃了眼 卡樹 2005
171 《最好的時光》: 候孝賢的懷舊與創新 王強 2005
172 家園神話 中國電影中的鄉土呈現及想像 張希 2005
173 成長如流水——《風柜來的人》 六一 2005
174 淡極使之花更艷 [戀戀風塵]音樂 瑟拿 2005
175 歷史回眸——臺灣新電影 楊天東 2005
176 陽子的一場午覺 衛西諦 2005
177 回故鄉度假——《冬冬的假期》分析 郭靖 2005
178 從侯孝賢電影的聲畫關系談畫外音的功能和運用 蔡瀅 2005
179 論當下電影的片頭形態與敘事功能——以侯孝賢、李安和蔡明亮導演的臺灣電影為個案 陳林俠 2005
180 舒淇的真實情懷 江月 2005
181 臺灣“新電影”與香港“新浪潮電影” 李春紅 2005
182 為生活在現今做準備——侯孝賢訪談 李·埃利克森 2005
183 臺灣電影教父——李行導演訪談錄 侯軍 2005
184 中國影視 玖玲 2005
185 邂逅小津 劉大任 2004
186 奧利維亞·阿薩亞斯:以簡單手法呈現生命多面 王綱 2004
187 青春物語——臺灣新電影中的青春視角 于麗娜 2004
188 悲情城市 阿D 2004
189 淺析《悲情城市》詩意式的敘事 李艷 2004
190 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座談會實錄 王楠 2004
191 掌中乾坤 戲夢人生 曾郁雯 2004
192 臺灣新電影運動述評 孫慰川 2004
193 大師的電影 手足無措 2004
194 從啟蒙理性、寓言化到商業敘事——對大陸、臺灣、香港電影中風俗敘事的比較研究 陳林俠 2004
195 論侯孝賢的得與失——兼談電影的藝術性與觀賞性之關系 孫慰川 2004
196 臺灣新生代電影導演 岳淼 2004
197 十字路口的臺灣電影 李政亮 2004
198 拆一個家:「一一」中的國/家族傳奇 馮品佳 2004
199 臺港華語電影類型的發展及其意義 吳有能 2004
200 「童年往事」--阿孝咕與空間的關係 柯佩君 2004
201 侯孝賢--長鏡頭下的歷史凝視 張靚蓓 2004
202 窒礙的全球化空間:《千禧曼波》 葉月瑜 2004
203 Hou Hsiou-hsien’s Urban Female Youth Trilogy Kassman, Daniel 2004
204 一種述說無盡的氣味--侯孝賢作品對我的影響 鍾文音 2003
205 回眸:東方詩意電影世紀巡視 郭越 2003
206 臺灣電影:春花夢露獨憔悴 黃小邪 2003
207 《千禧曼波》 如意 2003
208 秋日濤聲 鄭洞天、趙寧宇 2003
209 侯孝賢電影概覽 張治國 2003
210 《好男好女》“素讀”侯孝賢 李彬 2002
211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 李道新 2002
212 飄散在戀戀風塵中的淺吟低唱——侯孝賢和他的《戀戀風塵》 黃潔 2002
213 中西融通的電影學派管窺——侯孝賢電影的長鏡頭風格與意境創造 袁玉琴 2002
214 攀登新徑——《悲情城市》的外部形式及其他 孫傳林 2002
215 追憶逝水青春 遙望飄渺愛情——解讀影片《千禧曼波》 于曉楠 2002
216 《千禧曼波》:變與不變的侯孝賢 高遠 2002
217 焦雄屏為臺灣新電影打氣! 吳桃源 2002
218 幽冥「海上花」--表面美學與時間褶襉 張小虹 2002
219 《一一》生命之種種 柳宏宇 2002
220 梁朝偉戲如人生 2001
221 無可逃脫的悲情城市 日歷 2001
222 時間的異想世界 林志明 2001
223 戀戀風塵 中國臺灣電影的四種意象 阿木 2001
224 又見《悲情城市》 2000
225 蛻變中的反叛——試析臺灣從新電影到新新電影和新都市電影成長主題的沿革 徐漾 2000
226 海峽那邊的光與影——臺灣電影概述 蔡洪聲 2000
227 文字與影像的跨越--從朱天文「安安的假期」童年憶往式的鄉愁到侯孝賢「冬天的假期」土地凝視的超越體悟 簡素琤 2000
228 Passing and Re-articulation of Identity: Memory, Trauma, and Cinema Liao,Ping-hui 1999
229 Getting It on Film:Representing and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A City of Sandess[悲情城市] Chi,Robert 1999
230 侯孝賢的電影人生 1999
231 「電影鬥陣」與侯孝賢 沈曉茵 1999
232 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一次滿意而不滿足的表演創作 林洪桐 1999
233 1998年港臺地區電影回顧與評述 林盈志 1999
234 臺灣新新電影 胡延凱 1999
235 影片為影展而拍,還是為大眾而拍? 試析臺灣近年來的電影狀況 劉津 1999
236 反叛傳統的輝煌——臺灣新電影初探 張燕 1999
237 侯孝賢的中國夢──海上花 黃仁 1999
238 一種影像:關于小津,關于侯孝賢 郭小櫓 1999
239 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 葉月瑜 1999
240 “涉世”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 鄭樹森,吳小俐,唐夢 1998
241 在思想、心靈的深處 談侯孝賢及其影片 萬傳法 1998
242 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 李振亞 1998
243 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建構 李振亞 1998
244 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 沈曉茵 1998
245 「戲夢人生」:侯孝賢的景色詩學 Nick,Browne 1998
246 「南國再見.南國」座談會紀錄 1998
247 [評Nick Browne, Paual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Xiao,Zhiwei 1997
248 新電影大師競飆LANCER侯孝賢和楊德昌的廣告片拍攝手法與風格 1997
249 中國人敘述傳統對中國電影時間處理的影響 林黎勝 1997
250 生活在都市──王家衛電影散談 郭小櫓 1997
251 “叛逆小子”系列:蔡明亮都市青春片的臺北樂章 胡延凱 1996
252 臺灣第五代導演及其藝術風格 陳飛寶 1996
253 電影與人文精神 鄭培凱 1996
254 論侯孝賢「戲夢人生」的電影詩學 許炎初 1996
255 迷失在歷史、現實、與虛幻之間的「好男好女」[侯孝賢導演] 羅頗誠 1995
256 考古學的恍惚--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蓮實重彥 1995
257 初探臺灣電影導演結構及其電影美學特征(下) 陳飛寶 1994
258 台灣電影的日本殖民記憶:《無言的山丘》與《戲夢人生》 齊隆壬 1994
259 我生命過程的一個報告--侯孝賢談「戲夢人生」 1993
260 戲夢人生:侯孝賢訪談錄 謝仁昌訪問 1993
261 「彼德潘俱樂部」--青少年影展及其呈現的臺灣新電影風貌 辜倩蒂 1993
262 臺灣新電影的舵手--明驥 呂憶皖、吳念真 1993
263 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 李天鐸、陳蓓芝 1990
264 女性與颱風--管窺侯孝賢的「戀戀風塵」 廖炳惠 1989
265 侯孝賢訪問錄--電影創作全賴直覺 1988
266 輕舟已過萬重山:臺灣新電影的成長、困頓與展望 林進修 1988
267 五顆子彈,時代見證?--從「惜別海岸」的影像意義開始觀察 王俊傑 1988
268 豈知灌頂有醍醐--「臺灣新電影的爭議性本質」座談會 1988
269 另一種影像時代的來臨:談臺灣新電影中的視覺語言 1987
270 論臺灣新電影 陳飛寶 1987
271 超越「視覺的麥當勞」:臺灣新電影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顏匯增 1987
272 關於八○年代臺灣新電影環境「新」的聲音 邵懿德 1987
273 臺灣新電影與第三電影--一個嘗試性的比較 李尚仁 1987
274 詩意寫實主義--臺灣新電影語言初稿 顏匯增 1987
275 從「電影宣言」談起:開創臺灣新電影的可行之道 李道明 1987
276 臺灣「新電影」十七位工作者訪問錄--丁亞民、小野、朱天文、李佑寧、李屏賓、吳念真、柯一正、侯孝賢、張華坤、張毅、曾壯祥、楊渭漢、楊德昌、廖慶松、萬仁、陳坤厚、陶德辰 1987
277 侯孝賢電影的兩個世界 吳正桓 1987
278 新銳導演系列﹣﹣侯孝賢 1986
279 臺灣新電影面對的成見 黃建業 1986
280 臺灣新電影正名篇:談新電影的創作困境 焦雄屏 1986
281 悶局中的變與不變:臺灣新電影的審思 黃建業 1986
282 語文法與彩色筆--一九八五年的臺灣新電影札記 童娃 1986
283 他的天空--侯孝賢訪問記 袁瓊瓊 1985
284 侯孝賢的心路歷程 蕭容慧 1985
285 更豐饒, 或趨於沉寂:臺灣新電影發展階段的一次小型省思 詹宏志、小野、黃建業 1984
286 光榮與夢想——打動外國電影大師的中國電影 張坤
287 日常的詩意——有關[冬冬的假期]
288 小津安二郎專論及東方影象
289 成長的假期——侯孝賢電影《冬冬的假期》賞析 文先軍
290 侯孝賢──景框世界中的台灣社會秩序變遷 劉鎮歐
291 台灣的新影像時代 - 從新電影到後電影 黃建宏
292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視聽分析 段婕
293 侯孝賢的「詩意武俠」───基於電影《刺客聶隱娘》的分析 馮媛
294 Slow Train Coming: Who''s Afraid of Hou Hsiao-hsien? Hampton, Ho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