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Revolt, Therefore We Are to Come ":Imaginary M/ Other in The Assassin and The Grandmaster |
Yuh yi Tan |
2019 |
|
多重的觀看: 談侯孝賢《紅氣球》之影像書寫 |
張憲堂 |
2019 |
|
Transnational Film Production and the Tourist Gaze: on Hou Hsiaohsien’s Café Lumière and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
謝世宗 |
2018 |
|
《刺客聶隱娘》的意境美學 |
馬瑩 |
2018 |
|
《刺客聶隱娘》的鏡頭語言分析 |
趙一凡 |
2017 |
|
《刺客聶隱娘》的視覺元素分析 |
常宇琪 |
2017 |
|
被辜负的最“美”时光 ——浅谈《刺客聂隐娘》的美学追求 |
王燕 |
2017 |
|
從文字到圖像:《刺客聶隱娘》的人物形象解讀 |
張春華 |
2017 |
|
從影視語言角度解讀《刺客聶隱娘》 |
劉凡 |
2017 |
|
以自然環境表達人物情感 《刺客聶隱娘》影評 |
張淅妍 |
2017 |
|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音樂音響設計 |
余錚 |
2017 |
|
論動作電影《刺客聶隱娘》武俠精神及文學內涵 |
于野 |
2017 |
|
論侯孝賢電影美學的隱性基因 |
吳學峰、方忠 |
2017 |
|
侯孝贤的长镜头与“作者电影”探讨 |
唐晓清、喻子涵 |
2017 |
|
唐传奇《聂隐娘》与电影《刺客聂隐娘》对比分析 |
郁秀青 |
2017 |
|
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侠女形象之比较 |
刘明哥、路燕霞 |
2016 |
|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視聽語言分析 |
張雨涵 |
2016 |
|
俠女聶隱娘的形象流變 |
王夏陽 |
2016 |
|
「表演理論」與《聶隱娘》的生成機制 |
趙云彩 |
2016 |
|
論《刺客聶隱娘》的敘事策略和鏡語表達 |
樊露露 |
2016 |
|
從唐傳奇到電影的文本變遷 —談《刺客聶隱娘》的改編 |
肖瀟、李航、韓冰 |
2016 |
|
解析电影《刺客聂隐娘》中影像符码的显隐关系 |
魏京录 |
2016 |
|
解读电影《刺客聂隐娘》中“慢”的艺术 |
毛静一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格雷馬斯語義方陣分析 |
高虹 |
2016 |
|
「劍」與「鏡」的離合 ——《刺客聶隱娘》之鏡像解析 |
胡小蘭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人文情懷 |
權亞楠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文藝風格與意境分析 |
李盛萱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糾葛與空靈美學 |
楊艷秋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敘事美學淺析 |
龐海音、任曉蓓 |
2016 |
|
《刺客聶隱娘》的敘述角度與審美風格 |
向曙曦 |
2016 |
|
《刺客聶隱娘》:文人武俠的疏離與支離 |
李欽彤 |
2015 |
|
這次他開始旅行了 : 侯孝賢 《珈琲時光 》的陰性轉向 |
鄧紹宏 |
2015 |
|
侯孝賢《刺客聶隱娘》中武俠文學精神 |
劉嘉任 |
2015 |
|
侯孝贤的“诗意武林” ——浅析《刺客聂隐娘》的视听境语 |
吴楠 |
2015 |
|
The absent father of Sino-French cinema: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inema and 1950s French auteurs |
Michelle E. Bloom |
2014 |
|
無名的感動:談「臺北之晨」的「寫實主義」 |
林建光 |
2012 |
|
身體一城市的淡入淡出:侯孝賢與《咖啡時光》 |
張小虹 |
2011 |
|
巴黎長境頭:侯孝賢與《紅氣球》 |
張小虹 |
2011 |
|
鉛華盡洗--1980年前後臺灣文藝電影美術設計的轉變 |
黃猷欽 |
2011 |
|
新電影的窗框景觀,或新臺灣電影的銀幕脈動--從侯孝賢的反身性呈現到蔡明亮的造形展示 |
孫松榮 |
2011 |
|
「複訪電影」的幽靈效應:論侯孝賢的《珈琲時光》與《紅氣球》之「跨影像性」 |
孫松榮 |
2010 |
|
後現代、歷史電影與真實性:重探侯孝賢的《好男好女》 |
謝世宗 |
2009 |
|
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的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 |
林克明 |
2009 |
|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套層密藏」詩學 |
林文淇 |
2009 |
|
女性「假面」與主體再現--電影《海上花》賞析 |
黃千芬 |
2009 |
|
從臺灣電影觀看巴贊寫實主義理論 |
陳儒修 |
2009 |
|
一甲子的輝煌——“李行電影研討會”綜述 |
檀秋文 |
2009 |
|
置身事外的情深意重——從《咖啡時光》解讀侯孝賢的電影藝術風格 |
李東升 |
2009 |
|
我們青春停靠的車站——解讀《風柜來的人》 |
陸杰 |
2009 |
|
09最值得關注的十部華語大片 |
保羅·沃靠 |
2009 |
|
臺灣電影現狀調查 |
趙娟、歐陽琴書、楊天東、華姍、水草、小四、lemon、楊天東 |
2009 |
|
現狀調查之導演 都想做侯孝賢和楊德昌! |
|
2009 |
|
現狀調查之類型 人人都想拍藝術片 |
|
2009 |
|
朱天文:文字巫術,讓死神也迷路 |
羅嶼 |
2009 |
|
寫實,是所有戲劇性的源頭 《侯孝賢電影講座》筆記 |
侯孝賢 |
2009 |
|
道統最后一章:李行 |
徐元、邵巖、李晗 |
2009 |
|
《悲情城市》20年:另一條臺灣電影脈絡 |
余荽 |
2009 |
|
不得已的發現和堅持——侯孝賢電影藝術管窺 |
李瑋 |
2009 |
|
當代視角下臺灣新電影:立場、旨趣與美學 |
黃文杰 |
2009 |
|
隔岸觀火——臺灣電影的“后獨立時代”到了? |
洪帆、張巍 |
2009 |
|
舒淇故事:世界上不止一條直路 |
柳青 |
2009 |
|
西風東至——法國“新浪潮”余波下的“中國電影新浪潮” |
張元歡 |
2009 |
|
中國電影是否需要巴贊?——論侯孝賢和賈樟柯電影里的寫實主義與蒙太奇 |
蕭紀薇 |
2009 |
|
空間發現與空間生成:從小說《海上花列傳》到電影《海上花》 |
吳智斌 |
2009 |
|
氣韻生動的藝術意境——淺析侯孝賢的電影鏡頭語言 |
梁華、覃琳琳 |
2009 |
|
在還原和控制之間——侯孝賢電影語言表達的深層矛盾及原因 |
謝建華 |
2009 |
|
侯孝賢:人文傳統的散點透視 |
劉大先 |
2009 |
|
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在港舉行 |
蘇星 |
2009 |
|
敘事與景觀的平衡——看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 |
晏凌 |
2009 |
|
家國想象與“新地理志”的書寫——電影創作中的歷史感 |
王音潔 |
2008 |
|
《紅氣球》的東西方 |
何東平 |
2008 |
|
四大華語電影導演向巴贊的敬禮 |
張昊翀 |
2008 |
|
一段Chanson,幾許悲情——《悲情城市》解讀 |
詹克霞 |
2008 |
|
侯孝賢和瓊瑤,兩道風景! |
孫慰川 |
2008 |
|
最好的時光——從《悲情城市》看侯孝賢 |
余樂 |
2008 |
|
“冰山”與“火爐”——淺析侯孝賢電影的藝術風格 |
李蕾 |
2008 |
|
成長的懷舊與傳統的成長——大陸與臺灣成長電影的比較 |
陳林俠 |
2008 |
|
我們離小說有多遠(創作談) |
畢非一 |
2008 |
|
朱天文 寫小說才是我的本職 |
鄭廷鑫 |
2008 |
|
變化的人心和不變的滄桑——侯孝賢電影的寫實主義美學精神 |
張英 |
2008 |
|
困守中的個人絮語——2007臺灣電影狀況 |
鄧婧 |
2008 |
|
它是對我們文化喪失的哀嘆 |
擊散人 |
2008 |
|
張震冷靜與熱情之間 |
少言、邵亭魁 |
2008 |
|
論當代臺灣電影對城鄉文明的書寫 |
覃嫦、孫慰川 |
2008 |
|
臺灣當代電影的文化身份——以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的獲獎作品為例 |
陳明華 |
2008 |
|
臺灣電影導演侯孝賢的藝術風格 |
李蕾、李劼剛 |
2008 |
|
紅氣球 |
|
2008 |
|
朱延平老馬新出發 |
梁良 |
2008 |
|
《悲情城市》的傳播意境探析 |
陳皓、張建平 |
2008 |
|
九份的黃金歲月 |
劉舒凌 |
2008 |
|
侯孝賢 熱情人的滄桑電影 |
姜寶龍 |
2008 |
|
《最好的時光》:一種文化的反思 |
項念東 |
2008 |
|
她們要說的故事——華語地區著名女性編劇側記 |
竇黎黎 |
2008 |
|
侯孝賢眼中的巴黎 |
馬然 |
2008 |
|
誰“殺”了華語電影 |
王志強 |
2008 |
|
我的電影之路 |
侯孝賢 |
2008 |
|
迎向恐怖的時代--臺灣新電影時期的楊德昌 |
孫松榮 |
2008 |
|
Cinema and history: critical reflections |
HOU Hsiao-Hsien (Translated by Petrus LIU) Taylor and |
2008 |
|
How did Hou Hsiao-Hsien change Taiwan cinema?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
Ti WEI |
2008 |
|
Hou Hsiao-Hsien’s films: pursuing and escaping history |
DAI Jinhua (Translated by ZHANG Jingyuan) |
2008 |
|
東京的憂鬱:《珈琲時光》與記憶的策略 |
林建光 |
2007 |
|
「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 |
林文淇 |
2007 |
|
Stylistic Innov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in Taiwan Cinema: A Study of Bai Jingrui's Ealry Films |
Shen, Shiao-ying |
2007 |
|
女性影像的深沈對話:無言的母親?女性的一生? |
呂蓓蓓 |
2007 |
|
符號4:王家衛、侯孝賢——個人與世界 |
巴內特 |
2007 |
|
專訪侯孝賢:電影是一種鄉愁 |
姜寶龍 |
2007 |
|
臺灣歷史的銀幕顯現——評侯孝賢的“臺灣史三部曲”系列影片 |
周斌 |
2007 |
|
小鎮生活,最好的時光 |
李貴平 |
2007 |
|
海上繁華夢:港臺導演的上海情結 |
趙曉蘭 |
2007 |
|
侯孝賢:電影,是一種鄉愁 |
姜寶龍 |
2007 |
|
論臺灣新電影現代外殼下的傳統內核 |
劉茜、陳娟 |
2007 |
|
臺灣新電影中的臺北形象與中國身份 |
汪方華 |
2007 |
|
你到底要拍什么?——對話侯孝賢 |
鄭廷鑫 |
2007 |
|
侯孝賢 詩意的野人 |
鄭廷鑫 |
2007 |
|
且行且吟——侯孝賢電影中的鄉愁印象 |
鄭廷鑫 |
2007 |
|
侯孝賢的最好時光 |
余楠 |
2007 |
|
1989年大事記 |
|
2007 |
|
臺灣電影特色簡析 |
陳利 |
2007 |
|
歷史全景與個體特寫——楊德昌與臺灣電影的光陰故事 |
劉碩 |
2007 |
|
熱的風 |
夏瑜 |
2007 |
|
一半是電影,一半是文字 |
王天翔、二虎 |
2007 |
|
一座城市·兩樣悲情——楊德昌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
田卉群 |
2007 |
|
他們的門徒 系列(二)——導演們的御用演員 |
|
2007 |
|
臺灣非主流電影導演作品主題淺析 |
任潔 |
2007 |
|
海外華語電影研究的新視野 |
蔣邁、秦立彥 |
2007 |
|
電影音樂 |
格索索 |
2007 |
|
電影給予城市的印記(亞洲篇) |
崔瑩瑩 |
2007 |
|
最佳搭檔:名導與明星(臺灣篇) |
孫忠權 |
2007 |
|
《咖啡時光》騰起一種奇妙的隔世之感 |
畸小山 |
2006 |
|
希希梭梭的時光 |
張悅 |
2006 |
|
20年后再見候孝賢之《戀戀風塵》 |
張悅 |
2006 |
|
寂靜的探尋——論侯孝賢電影對臺灣文化身份的呈現 |
楊爽 |
2006 |
|
曾經年少時……——老侯的故事 |
陶二 |
2006 |
|
愛情夢境中的歷史寓言:《最好的時光》 |
王雁 |
2006 |
|
淺談侯孝賢電影的創作 |
劉玉 |
2006 |
|
詩意的懷念與追憶——淺談侯孝賢新作《最好的時光》 |
喬琦 |
2006 |
|
曾經的愛曾經的恨 |
董麗敏 |
2006 |
|
童年往事 |
鄭與點 |
2006 |
|
侯孝賢生平與作品年表 |
林盈志 |
2006 |
|
海外人士論侯孝賢 |
孫慰川、覃嫦 |
2006 |
|
秉持寫實主義精神 謀求美與真的統一——讀侯孝賢的“悲情三部曲” |
孫慰川 |
2006 |
|
儒夢人生——侯孝賢電影的作者特質 |
李相 |
2006 |
|
侯孝賢電影的亞洲意義 |
倪震 |
2006 |
|
東方情趣與鄉土詩意的雙重建構——論侯孝賢電影的人文化風格 |
白娟娟 |
2006 |
|
論朱天文的電影劇作 |
周斌 |
2006 |
|
當代亞洲電影中的文化游牧主義 |
彭驕雪 |
2006 |
|
重讀《海上花》 |
燕俊 |
2006 |
|
論臺灣新電影的悲情意味 |
蔣俊 |
2006 |
|
《最好的時光》:憂傷與溫暖并行 |
唐棣 |
2006 |
|
侯孝賢的銘心與刻骨 |
王琬 |
2006 |
|
有關[最好的時光]抒情之美與細節之美 |
郝巖冰 |
2006 |
|
侯孝賢:景框世界中的東方情致 |
尹冬 |
2006 |
|
侯孝賢的電影美學與語言 |
林景蘇 |
2006 |
|
電影藝術賞析以侯孝賢的《戀戀風塵》為例 |
宋咏玲 |
2006 |
|
電影之後--訪侯孝賢 |
盧宜妃 |
2006 |
|
訪談侯孝賢:2004的政治參與 |
|
2006 |
|
讓影片成為商品:從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說起 |
黃建宏 |
2006 |
|
Hou Hsiao-Hsien: Songs for Swinging Lovers |
Tony Rayns |
2006 |
|
Situations over Stories: Café Lumière and Hou Hsiao-hsien |
McKibbin, Tony |
2006 |
|
東京的憂鬱:《珈琲時光》與記憶的策略 |
林建光 |
2005 |
|
侯孝賢與中國風格問題 |
鄧志傑 |
2005 |
|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中的空間與性別 |
鄭美里 |
2005 |
|
朱天文 才情之魅 |
|
2005 |
|
海峽文緣——我與臺灣著名電影導演侯孝賢的交誼 |
陳瑞統 |
2005 |
|
臺灣十大經典 |
梁良 |
2005 |
|
侯孝賢追問臺灣現實 |
加丁 |
2005 |
|
剪不斷的鄉愁——試論侯孝賢影片的尋“根”情結 |
閆彩蝶 |
2005 |
|
觀看黑暗--觀點、認同、寫實論之重探 |
盧非易 |
2005 |
|
臺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 |
黃儀冠 |
2005 |
|
我被那一道光閃了眼 |
卡樹 |
2005 |
|
《最好的時光》: 候孝賢的懷舊與創新 |
王強 |
2005 |
|
家園神話 中國電影中的鄉土呈現及想像 |
張希 |
2005 |
|
成長如流水——《風柜來的人》 |
六一 |
2005 |
|
淡極使之花更艷 [戀戀風塵]音樂 |
瑟拿 |
2005 |
|
歷史回眸——臺灣新電影 |
楊天東 |
2005 |
|
陽子的一場午覺 |
衛西諦 |
2005 |
|
回故鄉度假——《冬冬的假期》分析 |
郭靖 |
2005 |
|
從侯孝賢電影的聲畫關系談畫外音的功能和運用 |
蔡瀅 |
2005 |
|
論當下電影的片頭形態與敘事功能——以侯孝賢、李安和蔡明亮導演的臺灣電影為個案 |
陳林俠 |
2005 |
|
舒淇的真實情懷 |
江月 |
2005 |
|
臺灣“新電影”與香港“新浪潮電影” |
李春紅 |
2005 |
|
為生活在現今做準備——侯孝賢訪談 |
李·埃利克森 |
2005 |
|
臺灣電影教父——李行導演訪談錄 |
侯軍 |
2005 |
|
中國影視 |
玖玲 |
2005 |
|
邂逅小津 |
劉大任 |
2004 |
|
奧利維亞·阿薩亞斯:以簡單手法呈現生命多面 |
王綱 |
2004 |
|
青春物語——臺灣新電影中的青春視角 |
于麗娜 |
2004 |
|
悲情城市 |
阿D |
2004 |
|
淺析《悲情城市》詩意式的敘事 |
李艷 |
2004 |
|
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座談會實錄 |
王楠 |
2004 |
|
掌中乾坤 戲夢人生 |
曾郁雯 |
2004 |
|
臺灣新電影運動述評 |
孫慰川 |
2004 |
|
大師的電影 |
手足無措 |
2004 |
|
從啟蒙理性、寓言化到商業敘事——對大陸、臺灣、香港電影中風俗敘事的比較研究 |
陳林俠 |
2004 |
|
論侯孝賢的得與失——兼談電影的藝術性與觀賞性之關系 |
孫慰川 |
2004 |
|
臺灣新生代電影導演 |
岳淼 |
2004 |
|
十字路口的臺灣電影 |
李政亮 |
2004 |
|
拆一個家:「一一」中的國/家族傳奇 |
馮品佳 |
2004 |
|
臺港華語電影類型的發展及其意義 |
吳有能 |
2004 |
|
「童年往事」--阿孝咕與空間的關係 |
柯佩君 |
2004 |
|
侯孝賢--長鏡頭下的歷史凝視 |
張靚蓓 |
2004 |
|
窒礙的全球化空間:《千禧曼波》 |
葉月瑜 |
2004 |
|
Hou Hsiou-hsien’s Urban Female Youth Trilogy |
Kassman, Daniel |
2004 |
|
一種述說無盡的氣味--侯孝賢作品對我的影響 |
鍾文音 |
2003 |
|
回眸:東方詩意電影世紀巡視 |
郭越 |
2003 |
|
臺灣電影:春花夢露獨憔悴 |
黃小邪 |
2003 |
|
《千禧曼波》 |
如意 |
2003 |
|
秋日濤聲 |
鄭洞天、趙寧宇 |
2003 |
|
侯孝賢電影概覽 |
張治國 |
2003 |
|
《好男好女》“素讀”侯孝賢 |
李彬 |
2002 |
|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 |
李道新 |
2002 |
|
飄散在戀戀風塵中的淺吟低唱——侯孝賢和他的《戀戀風塵》 |
黃潔 |
2002 |
|
中西融通的電影學派管窺——侯孝賢電影的長鏡頭風格與意境創造 |
袁玉琴 |
2002 |
|
攀登新徑——《悲情城市》的外部形式及其他 |
孫傳林 |
2002 |
|
追憶逝水青春 遙望飄渺愛情——解讀影片《千禧曼波》 |
于曉楠 |
2002 |
|
《千禧曼波》:變與不變的侯孝賢 |
高遠 |
2002 |
|
焦雄屏為臺灣新電影打氣! |
吳桃源 |
2002 |
|
幽冥「海上花」--表面美學與時間褶襉 |
張小虹 |
2002 |
|
《一一》生命之種種 |
柳宏宇 |
2002 |
|
梁朝偉戲如人生 |
|
2001 |
|
無可逃脫的悲情城市 |
日歷 |
2001 |
|
時間的異想世界 |
林志明 |
2001 |
|
戀戀風塵 中國臺灣電影的四種意象 |
阿木 |
2001 |
|
又見《悲情城市》 |
|
2000 |
|
蛻變中的反叛——試析臺灣從新電影到新新電影和新都市電影成長主題的沿革 |
徐漾 |
2000 |
|
海峽那邊的光與影——臺灣電影概述 |
蔡洪聲 |
2000 |
|
文字與影像的跨越--從朱天文「安安的假期」童年憶往式的鄉愁到侯孝賢「冬天的假期」土地凝視的超越體悟 |
簡素琤 |
2000 |
|
Passing and Re-articulation of Identity: Memory, Trauma, and Cinema |
Liao,Ping-hui |
1999 |
|
Getting It on Film:Representing and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A City of Sandess[悲情城市] |
Chi,Robert |
1999 |
|
侯孝賢的電影人生 |
|
1999 |
|
「電影鬥陣」與侯孝賢 |
沈曉茵 |
1999 |
|
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一次滿意而不滿足的表演創作 |
林洪桐 |
1999 |
|
1998年港臺地區電影回顧與評述 |
林盈志 |
1999 |
|
臺灣新新電影 |
胡延凱 |
1999 |
|
影片為影展而拍,還是為大眾而拍? 試析臺灣近年來的電影狀況 |
劉津 |
1999 |
|
反叛傳統的輝煌——臺灣新電影初探 |
張燕 |
1999 |
|
侯孝賢的中國夢──海上花 |
黃仁 |
1999 |
|
一種影像:關于小津,關于侯孝賢 |
郭小櫓 |
1999 |
|
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 |
葉月瑜 |
1999 |
|
“涉世”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 |
鄭樹森,吳小俐,唐夢 |
1998 |
|
在思想、心靈的深處 談侯孝賢及其影片 |
萬傳法 |
1998 |
|
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 |
李振亞 |
1998 |
|
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建構 |
李振亞 |
1998 |
|
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 |
沈曉茵 |
1998 |
|
「戲夢人生」:侯孝賢的景色詩學 |
Nick,Browne |
1998 |
|
「南國再見.南國」座談會紀錄 |
|
1998 |
|
[評Nick Browne, Paual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
Xiao,Zhiwei |
1997 |
|
新電影大師競飆LANCER侯孝賢和楊德昌的廣告片拍攝手法與風格 |
|
1997 |
|
中國人敘述傳統對中國電影時間處理的影響 |
林黎勝 |
1997 |
|
生活在都市──王家衛電影散談 |
郭小櫓 |
1997 |
|
“叛逆小子”系列:蔡明亮都市青春片的臺北樂章 |
胡延凱 |
1996 |
|
臺灣第五代導演及其藝術風格 |
陳飛寶 |
1996 |
|
電影與人文精神 |
鄭培凱 |
1996 |
|
論侯孝賢「戲夢人生」的電影詩學 |
許炎初 |
1996 |
|
迷失在歷史、現實、與虛幻之間的「好男好女」[侯孝賢導演] |
羅頗誠 |
1995 |
|
考古學的恍惚--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
蓮實重彥 |
1995 |
|
初探臺灣電影導演結構及其電影美學特征(下) |
陳飛寶 |
1994 |
|
台灣電影的日本殖民記憶:《無言的山丘》與《戲夢人生》 |
齊隆壬 |
1994 |
|
我生命過程的一個報告--侯孝賢談「戲夢人生」 |
|
1993 |
|
戲夢人生:侯孝賢訪談錄 |
謝仁昌訪問 |
1993 |
|
「彼德潘俱樂部」--青少年影展及其呈現的臺灣新電影風貌 |
辜倩蒂 |
1993 |
|
臺灣新電影的舵手--明驥 |
呂憶皖、吳念真 |
1993 |
|
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 |
李天鐸、陳蓓芝 |
1990 |
|
女性與颱風--管窺侯孝賢的「戀戀風塵」 |
廖炳惠 |
1989 |
|
侯孝賢訪問錄--電影創作全賴直覺 |
|
1988 |
|
輕舟已過萬重山:臺灣新電影的成長、困頓與展望 |
林進修 |
1988 |
|
五顆子彈,時代見證?--從「惜別海岸」的影像意義開始觀察 |
王俊傑 |
1988 |
|
豈知灌頂有醍醐--「臺灣新電影的爭議性本質」座談會 |
|
1988 |
|
另一種影像時代的來臨:談臺灣新電影中的視覺語言 |
|
1987 |
|
論臺灣新電影 |
陳飛寶 |
1987 |
|
超越「視覺的麥當勞」:臺灣新電影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
顏匯增 |
1987 |
|
關於八○年代臺灣新電影環境「新」的聲音 |
邵懿德 |
1987 |
|
臺灣新電影與第三電影--一個嘗試性的比較 |
李尚仁 |
1987 |
|
詩意寫實主義--臺灣新電影語言初稿 |
顏匯增 |
1987 |
|
從「電影宣言」談起:開創臺灣新電影的可行之道 |
李道明 |
1987 |
|
臺灣「新電影」十七位工作者訪問錄--丁亞民、小野、朱天文、李佑寧、李屏賓、吳念真、柯一正、侯孝賢、張華坤、張毅、曾壯祥、楊渭漢、楊德昌、廖慶松、萬仁、陳坤厚、陶德辰 |
|
1987 |
|
侯孝賢電影的兩個世界 |
吳正桓 |
1987 |
|
新銳導演系列﹣﹣侯孝賢 |
|
1986 |
|
臺灣新電影面對的成見 |
黃建業 |
1986 |
|
臺灣新電影正名篇:談新電影的創作困境 |
焦雄屏 |
1986 |
|
悶局中的變與不變:臺灣新電影的審思 |
黃建業 |
1986 |
|
語文法與彩色筆--一九八五年的臺灣新電影札記 |
童娃 |
1986 |
|
他的天空--侯孝賢訪問記 |
袁瓊瓊 |
1985 |
|
侯孝賢的心路歷程 |
蕭容慧 |
1985 |
|
更豐饒, 或趨於沉寂:臺灣新電影發展階段的一次小型省思 |
詹宏志、小野、黃建業 |
1984 |
|
光榮與夢想——打動外國電影大師的中國電影 |
張坤 |
|
|
日常的詩意——有關[冬冬的假期] |
|
|
|
小津安二郎專論及東方影象 |
|
|
|
成長的假期——侯孝賢電影《冬冬的假期》賞析 |
文先軍 |
|
|
侯孝賢──景框世界中的台灣社會秩序變遷 |
劉鎮歐 |
|
|
台灣的新影像時代 - 從新電影到後電影 |
黃建宏 |
|
|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視聽分析 |
段婕 |
|
|
侯孝賢的「詩意武俠」───基於電影《刺客聶隱娘》的分析 |
馮媛 |
|
|
Slow Train Coming: Who''s Afraid of Hou Hsiao-hsien? |
Hampton, Howard |
|